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圆满完成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任务,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为全面谋划新学期工作,高效稳步推进工作,2月1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0112会议室召开新学期工作部署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孟昭阳主持会议。

会议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与总结,传达了学校春季开学工作调度会精神,并结合马院实际对开学各项准备工作及2025年党建、教学、科研及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会议指出,2025年,是学校全面实施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和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收官年。在新的一年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强化党建引领,对标对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以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为目标,以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达标验收为契机,守正创新,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

围绕新学期重点工作,孟昭阳指出:一要完善党建体系,夯实党建基础,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切实抓好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理论功底和四史素养;切实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以促进课程改革为目标,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以强化制度落实为抓手,为三级联创工作提供保障。二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高质量组织好集体备课。全体任课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中的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疑惑,主动回应学生关切,为学生展现有趣有理、入耳入心的“开学思政第一课”。三要坚持以赛促教,着力打造思政金课,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组织开展校级思政课教学技能比赛和公开课观摩活动。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政课程的定位,坚持问题导向,以课程团队为基础成立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构,开展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和实践,积极培育思政课示范课堂。四要坚持政治引领,做优做强“大思政课”品牌。全面落实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机制,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建立以文化自信为统领,统一规划、分层实施、分类管理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建设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对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要求,不断查缺补漏,落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评价体系等工作要求,落实“部校共建”机制,进一步争取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建设发展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政策支持,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和教学条件,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标准化水平,确保通过省教育厅达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