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开启新学期教学工作新局面,9月15日上午,党委书记杨彤一行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闫涛的《形势与政策》课堂,与2024级网络营销直播01、02班同学们共上开学思政第一课。党政办主任何超飞、教务处负责人刘丰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孟昭阳参加了听课。

课堂上,闫涛以《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为主题,聚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围绕“抗战胜利的源泉、从历史维度看待中日关系、伟大抗战精神的内容和时代意义”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以“器物之箭”强抗战物资基础,“制度之箭”聚全民族力量,“文化之箭”铸抗战精神魂,汇聚起抗战胜利的磅礴伟力,深度把握中日关系的历史经纬,深刻阐释了爱国情怀、责任担当、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能够为青春成长提供强大动力,鼓励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做无愧于先烈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课后,杨彤充分肯定教师状态、教学方法与实施效果,并就课堂互动、课后延伸与任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塑造灵魂、引领思想、涵育时代新人的重大使命,要持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并就提升铸魂育人实效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聚焦主题找准切口,推动内容实起来。思政课要善于从国家、社会的大主题中找准与职业院校学生紧密相关的小切口,将教材内容与校园生活、班级管理、宿舍文化、学生个人成长相结合,把“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等宏大概念具体化、情境化,引导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理解国家发展和时代责任。二要构建层次强化认同,推动情感融进去。注重教育引导的层次性,从家庭、宿舍、班级、学校再到社会和国家,逐步扩展认知范围和情感认同,让学生在实际集体中体会责任感、归属感,自然升华至家国情怀,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价值塑造。三要引导思考促进学习,推动能力提得高。教师要丰富教学形式,合理设置思考题和课后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拓展学习和自主探究,尤其要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思维特点和兴趣点,融合历史事件、现实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分析思考和思想辨别能力,实现思政素养与综合素质同步提升。
此次听课调研是学校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充分体现了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后,马院将以此次听课调研为契机,积极发挥思政课教师队伍“主力军”、思政课程“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真正让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