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为深化青年大学生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厚植家国情怀,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40名学生在周玉琦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三门峡大坝开展“感悟黄河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师生们近距离感受新中国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聆听老一辈建设者的奋斗故事,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

探访历史:黄河之水,砥柱之砫
活动首站,师生们走进黄河中流砥柱博物馆,以黄河标志性景观"中流砥柱"为核心,展示了这一天然地质奇观的形成过程与科学价值。馆内通过地质剖面模型、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阐释了千百万年黄河冲刷形成的花岗岩孤岛奇观,及其在防洪减灾中的战略作用。作为黄河文明的重要载体,该馆兼具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与文化交流功能。
实地考察:触摸科技与工程的壮美
随后,师生们深入三门峡大坝核心区域。站在巍峨的大坝上,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大坝的“蓄清排浑”运行模式——通过科学调控库区水量,实现防洪、发电、生态调节多重功能。45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精准的泄洪闸设计,无不彰显新中国工业化的智慧结晶。同学们一边观察大坝结构,一边记录数据,深刻体会到“人定胜天”的力量。 在坝底,同学们近距离观看了“梳妆台” ,“中流砥柱”,情不自禁的朗诵起了贺敬之的《三门峡歌》:“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互动体验:传承精神的接力致敬先辈
活动尾声,全体师生在坝顶广场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歌声回荡在黄河之畔,既是对革命先辈的致敬,也是对新时代使命的宣誓。周老师表示:“三门峡大坝不仅是水利工程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团结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以青春之志守黄河安澜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黄河的雄浑壮阔,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黄河治理背后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一名学生感慨道:“看到大坝如今的稳固与高效,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未来,我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守护母亲河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他们真切体会到“黄河精神”的内涵。新时代青年必将以老一辈建设者为榜样,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勇担时代重任,为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