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本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集中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知识的主渠道。
本门课程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结合学生实际和最新时政将课程内容划分为10个专题。在设计理念上,一是要体现“政治思想性”,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人本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三是以能力为中心,突出实践性。
通过各个专题内容的讲解,最终要实现以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科学体系和基本规律,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水平。
(二)能力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和判断能力、调查研究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其他职业核心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担负青年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努力。

赵东雪,女,河南三门峡人,中国海洋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三门峡地域文化等。曾获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诚信之星”、“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课题3项。

刘通,男,河南省巩义市人,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硕士,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专职从事哲学、政治、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科研。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当代发展研究。多次荣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师及年度考核优秀奖荣誉。完成了多项省级课题及教材的编写,并在CN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周玉琦,男,山西平陆人,山西大学在读博士,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语言哲学。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等称号。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项目3项,其中1项获得优秀奖,参编教材1部。

冯欢欢,女,河南三门峡人,重庆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文化等。

焦璐,女,河南渑池县人,河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领域:人生观理论与教育研究、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研究。